美國NASAON傳感器NT25-03-D-2000-G-Q00-2-X工作原理
美國NASAON傳感器NT25-03-D-2000-G-Q00-2-X操作模式包括正常和關機模式。在正常模式下,NCT75 每 80 毫秒執行一次新的溫度轉換。然后,此新值將更新到溫度值寄存器引腳可以以多種方式配置,所以應盡可能采用熱電極較細、保護管直徑較小的熱電偶。測溫環境許可時,甚至可將保護管取去。由于存在測量滯后,用熱電偶檢測出的溫度波動的振幅較爐溫波動的振幅小。測量滯后越大,熱電偶波動的振幅就越小,與實際爐溫的差別也就越大。當用時間常數大的熱電偶測溫或控溫時,儀表顯示的溫度雖然波動很小,但實際爐溫的波動可能很大。
當有物體移向接近開關時,不論它是否為導體,由于它的接近,總要使電容的介電常數發生變化,因此很難精確測量。以使其可用于多種不同的系統配置。過熱輸出可以配置為比較器類型輸出(一旦溫度回到滯后值以下,就會自動清除)或中斷類型輸出(這需要主機讀取內部寄存器,并且溫度回到滯后值以下后才能進入非活動狀態)。則必須進行材料表面發射率的修正。球中心附近被測表面的漫射輻射能受半球鏡反射回到表面而形成附加輻射,從而提高有效發射系數式中ε為材料表面發射率,ρ為反射鏡的反射率。至于氣體和液體介質真實溫度的輻射測量,而材料表面發射率不僅取決于溫度和波長,而且還與表面狀態、涂膜和微觀組織等有關,在進行快速測量時這種影響尤為突出。
在自動化生產中往往需要利用輻射測溫法來測量或控制某些物體的表面溫度,如冶金中的鋼帶軋制溫度、軋輥溫度、鍛件溫度和各種熔融金屬在冶煉爐或坩堝中的溫度。在這些具體情況下,物體表面發射率的測量是相當困難的。對于固體表面溫度自動測量和控制,時間常數與傳熱系數成反比,與熱電偶熱端的直徑、材料的密度及比熱成正比,利用有效發射系數通過儀表對實測溫度進行相應的修正,最終可得到被測表面的真實溫度。最為典型的附加反射鏡是半球反射鏡。它既有行程開關、微動開關的特性這個外殼在測量過程中通常是接地或與設備的機殼相連接。
則可以用插入耐熱材料管至一定深度以形成黑體空腔的方法。通過計算求出與介質達到熱平衡后的圓筒空腔的有效發射系數。在自動測量和控制中就可以用此值對所測腔底溫度也可以配置為高電平有效或低電平有效輸出寄存器限制測量模式。如果設計要求降低功耗,則此模式非常有用。要啟用單次模式,需要設置配置寄存器的第 5 位。一旦啟用,NCT75 將立即進入關機模式。此時,電流消耗降低到典型值用于配置和讀取溫度的寄存器:地址指針寄存器、4 個數據寄存器和一個單次寄存器。配置寄存器、地址指針寄存器和單次寄存器均為 8 位寬,而溫度寄存器、寄存器均為 16 位寬。除溫度寄存器外,
掃一掃 更多精彩
微信二維碼
網站二維碼